2019/1/21(一)
到雪梨的第一天曾來到岩石區(The Rocks),當時衝著假日市集而來,但因為小孩身體不適所以只有匆匆一臨,今天坐船來到環形碼頭,距離跟嬸嬸相約歌劇院的時間(17:00pm)還有1個多小時,所以我們抓緊一點空檔,再次來岩石區,這次要來尋找〔First Impressions〕的砂岩雕刻。
我們隨意走,居然就在路邊發現了卡德曼小屋(Cadmans Cottage),哈哈,得來全不費工夫。建於1816年,卡德曼小屋是雪梨現存最古老的房舍,這棟小屋係當年麥奎理總督的船長卡德曼的住宅,後來被當作囚禁罪犯的地方,現在只能遠觀,似乎不能進去參觀。
沿著高低起伏兼之彎彎曲曲的小巷前進,二旁房舍多是大塊石塊砌成的,是為岩石區(廢話),走著走著就來到第一印象(First Impressions)的砂岩雕刻了。
這個三面柱體的雕刻作品,我覺得應該可以算是這裡的地標了吧!它立於1979年,3個柱面分別刻有〔移民家庭(夫妻+小孩)、士兵、囚犯〕等3類人物,作者明確的表達出世人對這塊新大陸的第一印象〜也就是澳洲第一批拓荒者的3個類型哪!時至今日,移民家庭仍是澳洲人口組成的一大份子,大家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來到這裡,落地生根,也組成這個國家多元的族群融合,除了移民,時下更流行的當屬到澳洲度假打工吧… 哈哈,扯遠了。
(下圖 : 大家都爭先和雕像合照,只有囚犯這一面例外,哈哈)
原以為這裡會聚集很多觀光客,結果還好而已捏!一度還找不到遊客幫我們全家拍合照,結果就讓孩子們拿相機啦,承祐拿單眼,承哲就給他拿手機拍照,這樣也能玩的不亦樂乎。
不過我們沒有久留,今天還有另一個任務,就是要去爬港灣大橋(Sydney Harbour Bridge)。
在雪梨港灣區,緊鄰著環形碼頭最吸睛的二大地標就是歌劇院,以及隔著水路與北岸陸地相連的港灣大橋。
完工於1932年的拱形結構的大橋,優美的外型也像個大衣架,據說是世界上最高的鋼鐵拱橋,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單懸臂橋樑(這些紀錄不曉得有沒有被其他人追過?)它最讓世人津津樂道的除了每年的跨年煙火外(每年看電視轉播都覺得好讚哦!)就是攀登港灣大橋活動了。
行前承祐(12y7m,國一)看完雪梨尋寶記以後,就嚷嚷說他要去爬港灣大橋,可是… 阿母我有懼高症啊… 我們不能在旁邊拍照就好嗎?阿母我只想什麼也不用做的坐在港邊,喝著咖啡、吹著海風、看看海灣內穿梭的風帆和大輪,然後迎著同行旅伴一路的歡笑,享受藍天白雲海洋綠地和宜人的氣候與環境、享受著度假的愜意…(→拉回現實是,二個吵鬧不休的男孩相伴,擾人清幽,呼~)
不過行前爬文之後,發現攀登港灣大橋還真是一件很酷的事耶!只是費用也很可觀!最後在諸多考量下(花費時間、費用、承哲(7y1m,小一)年紀太小…等等),我們還是沒有參加,不過沒關係,還有較低層的免費的雪梨港灣大橋人行賞景步道(Cahill Walk)可以走上去欣賞風景。
要登上雪梨大橋人行道的入口還真不好找,建議直接在google map打上(岩石區的)Argyle Stairs,然後就讓導航帶我們前進。找到Argyle Stairs果然是個不起眼的小小入口啊!但上去後沿路就有指標了,走上港灣大橋後,還真是特別的體驗,因為旁邊就是車道,車子呼嘯而過,而我們就在旁邊的人行道步行前進… 港灣大橋好~長~啊~~我覺得根本走不完全程啊!(媽媽體力好弱!)
後來就意思意思走一小段,遠眺波光嶙峋的雪梨港灣美景,可以交差啦,準備去歌劇院囉!
延伸閱讀:返回行程總覽